·河南2018年才市分析报告出炉!快来看看我省就业形势如何?哪些专业吃香?
春节小长假已接近尾声,节后忙着找工作的求职者们将迎来一波求职高峰,目前河南省的就业形势如何,2018年河南才市分析报告或许对其有参考价值。
2月10日,河南省人社厅公布《2018年河南全省公共服务机构才市分析报告》(以下简称报告),报告显示,河南省2018年度各信息采集点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240场,组织招聘单位5.44万家,提供就业岗位113.11万个,现场求职人员94.44万人次,现场和网络共收到求职简历103.56万份,达成意向率为40.52%,同比上涨3.31%,社会整体就业局势稳定,市场供求平稳。
据了解,该报告是通过对省人才交流中心、省辖市人才中心、省直管县人才中心等公共人才服务机构为主体的28个信息采集点的数据采集,按照抽样调查的要求,共收集到有效样本数据99880个,满足样本数量不低于10%的统计标准要求,样本具有代表性,反映出了全省公共人才服务机构人才市场(以下简称人才市场)供需情况。
节后是招聘、求职的高峰,我省就业形势如何?哪些专业吃香?哪些城市吸引力强?
2月10日,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,省人才交流中心发布了《2018年河南全省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才市分析报告》(以下简称报告),报告显示:制造业对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回到首位,机械类人才缺口3万人;三四线城市的就业力持续提升,洛阳、漯河释放出强大的就业动能;高学历人才和应届毕业生成为“香饽饽”。
供求平稳 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
报告显示,2018年全省各地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240场,提供就业岗位 113.11万个,现场求职人员94.44万人次。“随着我省人力资源市场这个‘媒婆’服务水平的提升,人才和饭碗‘对上眼’的比例在提升。”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2018年求职达成意向率为40.52%,同比上涨3.31%。
我省求人倍率为1.20(求人倍率=需求人数/求职人数),同比上升6.19%,市场供求平稳,但是人才市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。2018年,用人单位对高学历、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加,对基础岗位需求数量明显减少,造成总体需求数量减少。
制造业升级 机械类人才缺口3万人
2018年我省经济形势稳中向好,制造业对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回到首位。“企业希望通过升级生产线来缓解‘招工难’,可是,生产线升级容易,高技能人才难寻。”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制造业的升级转型,对“工匠”的需求依然旺盛。与制造业相关的机械类专业人才缺口接近3万人,缺口比例达到29.70%,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专业,而随着我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,“中国智造”的逐步深入,高端技术人才缺口将继续扩大。
教育行业用人数量由2017年的第四位上升至2018年的第二位。“全民对于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的热情空前高涨,提供岗位数量比去年同期上涨23.73%。”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教育行业带动的用人需求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、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,以及工商管理类,这些人才的缺口都超过1万人。而经济学类专业是唯一供给超过需求的专业门类。
长期以来,三四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偏弱,留住人才也更困难。“近年来,我省三四线城市打出‘感情牌’,找准了城市功能定位,加快打造特色优势产业,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就业力不断增强。”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。
报告显示,省会郑州市在GDP破万亿和常住人口破千万的形势下,提供岗位数和求职者人数仍稳居全省第一。副中心城市洛阳紧随其后,人倍率低于1,岗位竞争性较强。定位食品城的漯河,岗位需求排名全省第二,释放出强大的产业动能。漯河的岗位需求也从以往基础性岗位向研发、监测、互联网、数据处理等方向转型。
随着我省三、四线城市在引才政策,城市环境、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持续发力,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。
高学历更吃香 应届毕业生受欢迎
学历是敲门砖。用人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旺盛,其中本科学历人才需求量同比增加4.97%,连续两年保持增长,博士需求量同比增加45.54%。在去年的中国·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上,“黄河旋风”人力资源部部长黄帅带队求贤,“我们已经与10余名在校博士、硕士研究生达成意向,他们毕业即可到岗。”黄帅说,为了给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,公司的招贤令长期有效。
随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,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,“工作经验”不再重要,这也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。与2017年相比,2018年全省用人单位对应届生需求量同比提升4.33%,涨幅为所有从业经验分类中的第一位。与此对应,工作年限3-5年、6-10年和10年以上从业者的用人需求量均出现下滑。